全球焦點|抓好源頭末端、注重回收利用,阻止“白色污染”繼續蔓延!
2023-02-02
塑料廣泛的應用于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盡管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與此同時也加劇了塑料污染。塑料污染一直都是世界性難題,近年來更是成為全球焦點話題。

“限塑令”的頒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白色污染”,加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成。但想要更好的治理白色污染,需要從生產源頭減量、垃圾清理、回收、再生利用、科學處置等方面的部署。
1、抓源頭
· 生產環境友好型塑料產品,加大科技創新研究。
可降解塑料膜通過在塑料包裝制品生產過程中加入添加劑,廢棄后可以被土壤中微生物降解,使塑料包裝物在自然環境中降解從而解決潛在危害。近年來,我國研究出多種可降解塑料薄膜,譬如光降解薄膜、淀粉基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等,這類新型地膜產品一經投入使用后便產生很好的效果相應。
此外,還應當加強研發生產低成本易化解的替代品,如果沒有新型替代品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浪費和更嚴重的污染。

· 嚴格明確塑料生產法律條規,從源頭上進行塑料使用管理。
塑料污染防治涉及多個環節、多個部門,生態環境部立足自身職責,積極加強塑料污染治理。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和《“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對農用薄膜、包裝物、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污染防治作出規定,明確相關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大幅提高法律約束力和震懾力,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制定總體部署安排,完善塑料污染鏈條治理體系。
2、重回收
· 塑料污染治理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鄉村振興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源頭減量化治理則是解決塑料污染的有力舉措。
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08mm 的超薄地膜,降低了廢舊農膜的撿拾難度,提高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

· “政府倡導、企業帶動、網點回收、群眾參與”是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思路。
通過安排部署全市組織實施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程,為不斷推進農村地區塑料污染源頭減量化治理的進程提供新方向。塑料廢棄物源頭減量可以提高塑料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率也可以降低塑料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是治理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徑。
3、抓末端
塑料產品的末端處置在塑料治理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的再生塑料行業正在逐步從“全球廢塑料資源+國內再生加工”的傳統模式轉變為海外投資再生加工與國內廢塑料循環再生利用的雙驅模式,再生塑料行業的全球影響力和貢獻進一步增強。
大力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嚴格限制并降低塑料薄膜、塑料生產材料、一次性塑料生產用具的使用,鼓勵并推廣一次性塑料可替代品。
我們要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積極參與廢舊塑料、農用殘膜的回收利用,堅決打贏白色污染防治攻堅戰。